10
2023
03

今日热点①|华泰固收


今日热点①|华泰固收

# 淡季不淡,关键在持续性——2月金融数据点评 # 


2023年3月10日,央行公布2023年2月金融数据:

(1)新增人民币贷款18100亿元,市场预期14387亿元,前值49000亿元。

(2)社会融资规模31600亿元,市场预期20766亿元,前值59840亿元。

(3)M2同比12.9%,市场预期12.3%,前值12.6%;M1同比5.8%,前值6.7%;M0同比10.6%。


今年1月开门红之后,市场就对信贷投放出现了较为乐观的预期,随着2月票据利率继续走高,以及媒体报道央行主动控制投放节奏,市场对于2月数据普遍乐观。而从实际表现看,2月信贷社融不仅规模上超出市场预期,结构上也出现一定改善迹象,在传统的信贷淡季中,表现相对亮眼。


要点一:信贷同比大幅多增,背后源于四大因素

2月份人民币贷款增加1.81万亿元,同比多增5928亿元。背后有一部分春节错位影响,但更重要在于银行信贷供给积极以及需求的改善,具体来看:


(1)银行低价放贷抢份额,部分优质企业贷款利率已经降至2%以下。今年1月10日央行召开2023年货币信贷形势分析会,明确指导“靠前发力”,同时地方政府面临金融GDP等压力,银行有较强的冲规模诉求,大行等信贷投放节奏明显靠前。部分银行不惜通过低价抢占份额,目前许多优质企业贷款利率已经低于LPR,部分大型央企贷款利率甚至低于2%,低利率撬动了大量融资需求。但另一方面,低息贷款可能也造成了一定的资金套利行为。


(2)部分信用债融资转向贷款。2月非金融企业信用债发行有所回暖,不过由于到期压力较高,净增同比改善幅度不大,从社融分项看,2月企业债券净融资3644亿元,同比多增34亿元。与贷款相比,当前高等级信用债利率依然偏高,债贷跷跷板效应可能依然存在,但已经较1月明显减少。


(3)制造业和基建贷款维持了较高的景气度。2月非金融企业贷款新增16100亿元,同比多增3700亿元。其中中长期贷款新增11100亿元,同比多增6048亿元。2月官方制造业PMI 52.6%,环比上升2.5个百分点,结构上补齐了1月的诸多短板。特别是重点行业如装备制造业、高技术制造业、高耗能行业和消费品行业PMI连续两个月回升,采购量指数也均高于1月,预计是主要投放方向。此外,大型传统基建项目也是投放主力。一方面是前期的政策性、开发性金融工具形成大量配套融资在1-2月持续释放。另一方面,部分银行在信贷投放压力下,适当放宽了城投平台准入标准,对融资平台等短期贷款增长较多。


(4)地产销售增速同比转正,企业拿地积极性提高,居民端和房企端融资需求同步改善。2月土地热度整体回升,从溢价水平看,根据58安居客研究院,2月宅地平均溢价率达到6.37%,为2021年9月以来新高。参拍尽管仍以国企为主力,但已经出现了民企拿地信心回升的现象。


要点二:结构边际改善,居民部门融资有所回暖

自2021年12月以来,居民中长期贷款已经连续14个月同比少增,背后是地产销售的持续走弱以及存量房贷的早偿问题。而2月居民贷款终于出现改善迹象,当月新增2081亿元,同比多增5450亿元。其中短期贷款、中长期贷款分别新增1218和863亿元,同比分别多增4129和多增1322亿元。


居民中长期信贷的增长主要受益于春节以来地产销售回暖。2月份30城商品房成交面积同比增长高达30%,部分重点城市二手房热度更高,带动按揭贷款明显增长。而居民短贷的强势表现主要和出行链改善有关,此外也存在部分贷款置换的情况。


要点三:社融增速回升,非标贡献较大

2月社会融资规模31600亿元,同比多增19430亿元。存量同比增速9.9%,较上月上升0.5个百分点。其中,投向实体信贷新增18510亿元,同比多增8946亿元,是社融分项中的最主要贡献。


此外,2月非标贡献力度也比较大,主要拉动项是未贴现票据。2月委托+信托贷款合计新增11亿,同比多增814亿。未贴现票据减少70亿,同比少减4158亿。表外票据通常有明显的季节性特征,而2月取得超季节性表现,一方面说明银行对中小企业的融资支持在增加,另一方面也反映地产景气度回升之后,相关供应链融资在回暖。


要点四:企业债和政府债阶段性改善 

2月企业债券融资3644亿元,同比多增34亿元;企业股票融资571亿元,同比少增14亿元。企业债融资同比由大幅拖累转为净增,改善相对明显,城投债或是主要贡献。城投债(Wind口径)2月净融资约2200亿元,环比同比均大幅上升,一是财政和基建前置发力强化资金需求;二是近期信用利差下行也有利于信用债发行,债贷的替代效应减弱;三是,城投债发行监管政策有所微调,城投批文端回暖,取消发行支数环比进一步下降。地产债(证监会口径)净融资-10亿元,改善并不明显,国央企仍是发债绝对主导,民企仅卓越集团在中债增的担保下发行成功,民营房企资金端仍有待进一步落实,销售回暖的持续性相对关键。

2月政府债券融资8138亿元,同比多增5416亿元。截至今年2月,地方债发行和净融资规模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,发行节奏与去年年初较为相似,体现了财政靠前发力稳增长的特征。今年提前下达的提前批额度为2.19万亿元,为近年来之最,后续地方专项债发行仍有持续支撑。资金支持之下,上半年基建高增的持续性同样可以期待。


关于信贷持续性的几点思考:

目前市场关注的重点在于信贷持续性如何,需要承认的是,1-2月的开门红背后确实存在一些问题:


一是关于空转套利。大行股份行通过价格战抢占份额,部分企业拿到低息贷款可能会转投大额存款和理财,资金存在一定“跑冒滴漏”情况。


二是银行息差压力加剧。去年底以来贷款利率大幅下降,但银行负债端成本并未降低。而规模扩张下缺存款压力再现,导致银行间流动性紧张,存单利率持续上行,甚至出现资产负债局部倒挂,这一点在季末可能会表现的更加明显。


三是低定价挤压了中小银行的信贷业务空间。而这会带来两方面影响:一是中小银行业绩压力转移到金市部,进而加大债券配置力度,近期我们观察到到农商行等对信用债需求也比较旺盛。二是中长期看,可能会引发不审慎的风险定价行为,降低其抗风险能力。


四是从信贷结构看,政策主导的信贷需求占比仍较高。而居民端短期虽有改善,但存量贷款早偿可能带有中长期性,后续持续性如何还是取决于地产修复进度。


不过,政策驱动的信贷增长是经济复苏初期的普遍特征,并不代表信贷增长质量不好。此外,空转套利的情况局部存在,但与2020年初不同的是,目前经济整体处于复苏周期,疫情对消费场景和供应链的制约也不复存在。整体上,虽然信贷增长存在一定“水分”,但不宜低估金融对实体的支持力度。


后续信贷增长持续性如何?今年两会上刘国强副行长表示“要处理好稳增长和防风险的关系,不盲目追求信贷高增长”。我们预计银行低息差甚至负息差状态难以持续,后续随着经济的逐步修复,信贷利率可能逐步回归常态水平,同时也要谨防监管出手纠偏可能,整体上二季度开始信贷节奏可能会适度平滑。而决定性因素仍在于融资需求,如果地产销售持续改善,制造业等维持高景气度,信贷可能“量价齐升”,届时内生融资需求会接棒逆周期政策,信贷社融可能进入趋势性回升。


市场启示:

近日几个因素推动投资者修正经济增长预期:今年经济增长目标定在5%左右,不“大干快上”的要求,2月份CPI低于预期,汽车销量低迷等。这与信贷与社融高增形成鲜明对比。


传统上,社融高增意味着经济预期好转,但这一次与大行拼份额等有关,呈现量增价跌特征,信贷替代信用债供给,部分信贷资金仍有在金融体系空转之嫌。而中小银行存贷款规模事关地方GDP表现,信贷乏力情况下,金融市场部配债压力较大。信贷替代信用债+理财、中小行、保险配债压力=债市供求矛盾突出。社融背后还是微观主体活力和融资需求,如果观察到地产销量持续好转等,社融转为量价齐升是债市最需要提防的情景。


此外,季末时点需要关注大行融出减少,银行拉存款对资金面甚至理财规模的影响。我们仍判断,十年期国债仍在2.8-3.0%之间波动,防守反击为主,若继续下行转为防守。短期仍是票息机会为主,高等级信用债短端、二永债、主流城投短端为主,但2月信用债供给已经回暖,后续如果信贷节奏平滑,供求失衡局面可能改变,继续下行空间有限。高等级信用债适度拉长久期,国企房地产债仍有小幅挖掘空间,同业存单性价比有所提升,杠杆微降。股市资金面处于青黄不接阶段,社融-PPI显示宏观流动性充裕,但市场板块轮动快、赚钱效应不足,仍处于瓶颈期。

上一篇 » 下一篇 »

发表评论:

◎欢迎参与讨论,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、交流您的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