引言|“很多人都在担心中国产业链转移出去”
(以下发言是多人参与的讨论)
1、与长三角一位同行(他主管业务,他们工厂内资全出口)聊天,他说现在客户第一句就问他们在中国以外有多少产能。他们今年首要任务是扩大东南亚工厂的产能。
2、永远记得别静态看问题,记得比较竞争优势。
3、中国现在是遇到些困难。但放眼世界,除了美国有霸权优势外,其他各自都有各自的困难。东南亚成了中国的下游,也有被卡脖子的危机感。
4、市场经济有周期,这些本来也是常态。只不过,过去这二十年,中美两国太优秀,除了大危机,基本体会不到周期的存在。
5、国人过去二十年,除了08年、09年,总体太顺了。碰到危机、碰到下降,就容易迷茫失去信心,其实就是要适应周期起伏,产业轮动的新常态。
6、如果国内消费力能上去,国产的东西又能提高质量,市场还是很广阔的。人均GDP到了1.2万美元之后,是关键期。一线+强二线,三亿人已经接近中等发达了,这样的市场能激活,机会还是大大的。就是不能犯大错,不能被打断。
7、内循环?全球化时代搞内循环活的下去么?搞内循环的话,真的是死路一条,只是时间长短而已。
8、我觉得大家不用担心,绝对不会内循环的。
9、欧美也不是没有隐患。之前多年高增长低通胀,是因为有勤劳的中国人承担世界打工人角色,替他们负重前行。现在搞decouple,他们也不一定好受。Decouple肯定大家都不好受。也许只有部分好斗的政客觉得好受吧。
10、现在这个环境,国产替代类逻辑变强了些,可以在这里寻找一些机会。
11、有一组数据:2022年,印度吸引的外资投资金额为588亿美元。中国这个数据是12326亿美元(币种有误,实际上是人民币)。尽管印度近年在基础设施上“发力”(比如孟买 - 德里的高速公路),以吸引外资投资。
其实如果以“中国参照系”为基准,把东南亚国家吸引外资的数据也调取出来作对比,其结果也是大差不差的。
12、中国供应链的产能,十年之内无法被替代。东南亚的成本已经超过国内了。
13、中国产业的生命力太强了。今后可能是全球化没落的十年,但会形成新的半球化、区域化,需要一个重新组合和配置的过程而已。只要保有差异化、相对核心竞争优势,资金逐利的本性不会变,走的也会回来,只是形式会不一样。
14、大环境虽然郁闷,但不悲观。我国现在的核心竞争力制造业,想转出去也没那么容易。过程很痛苦,但希望仍然在。只要大方向没错,踏实干活总是没错的。只是要注意,不能光埋头拉车,还要抬头看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