如何理解今日大涨的背后—外媒新闻:央行要求控制信贷增速(22.02.20)
1.今日市场权重股大涨,源于路透社:央行要求部分银行放慢信贷节奏,市场据此解读为“信贷内生动能强劲,故而演绎强复苏需求”,然而,我们反而预计,2月信贷数据大概率低于预期,较1月环比将出现一定程度的下降
2.我们此前强调,与金融市场通常认知正好相反,回顾18年以来的历史,每次金融数据大超预期(社融、M2同比),特别是新增信贷数据,几乎完美对应了指数的阶段性高点,如:19年3月底,21年2月底,22年6月底等,更多的呈现“兑现信号”而非“启动信号”,事后的投资与经济的表现亦证明市场的演绎有正确性。
造成这种认知差异的根本原因在于,与18年之前相比,进入新时代政府、国企相对民企、地产、外资成为最重要的投资与融资需求。这使得传统市场经济内生驱动的信贷、信心与实物投资螺旋向上的“持续性”机制发生改变。同时,由于新时代下,政府财政资源变得越来越宝贵,金融数据的高峰往往是在年度总额不变之下,通过“腾挪”“提前发力”获得。故金融数据超预期后,往往后续几个月环比会出现较大幅度的下降,以实现全年平衡。这或许是“兑现效应”占主导的最根本因素。
2.就1月天量信贷数据本身而言,地方,地产企业融资平台信贷对冲到期债券,与居民部门在低利率下“借新还旧”提前还款或是最重要原因。至于经济内生动能方面,我们可以观察如下指标:民企房企拿地1月同比仍下降,外资制造业企业撤出与互联网企业裁员力度不小,居民存款依然大幅增加
正是由于1月天量信贷很大程度上来源于政策要求下类政府主体的提前发力,在实现目标后,央行要求压降2月贷款,亦是配平全年的必然,故这是我们判断2月信贷数据反而会环比下降低于预期的重要原因
3.至于另一部份市场观点,认为正是因为经济内生主体动能不强,所以会持续刺激到经济全面恢复为止,进而对两会等政策强刺激充满期待,这也是近期挖掘机等板块强势的原因。
这一逻辑本质原因忽略了十九大后决策机制的变化。决策层对于经济的信心和长期目标的定力大幅强于以往。一般数据阶段性好转后,很难有持续性的刺激。
当前决策层对经济的信心,通过人民日报,外交部长王毅近期对美强硬的表态,和国务院主管经济日报近期连续头版评论员文章强调“防止新形势下投资过热,地产过热”可以看出,实际上路透今日新闻正是央行执行经济日报前两周文章的反馈,是阶段性的降温举措。此外,在决策层对经济自信更强的背景下,两会地产、财政赤字等总量型政策的力度亦或将低于当前市场预期
4.综上,我们不会因一日大阳而改变我们对季度级别调整的看法(上证阶段性顶部震荡复杂,恒生指数与恒生科技年后的趋势更加明确),也不会因几日大阴而改变我们对全年维度下指数牛市的看法。配置建议亦维持不变,防御为先,配置军工科技,中正500,公用事业做防御,在疫情局部二次出现的情况下,无论是短期还是全年维度可加强对医药,特别是中药板块的战略配置
5.另外,昨日央视、人民日报等发布《美国霸权霸道霸凌及其危害》是个非常重要的信号,值得高度重视
6.本周全周在北京路演,由于销售安排较满,部分微信可能回复不是很及时,还望各位领导见谅