✔华泰固收|债券策略周报
# 资金面波动的逻辑与推演
●核心观点
节后资金面偏紧并导致短端利率上行。资金偏紧的直接原因是实体信贷需求回暖,导致超储率下降,资金分层加剧。而主导资金面走势的根本在于经济在向潜在产出回归。当前的资金利率已经基本完成重定价,短期进一步收紧概率不高。随着资金缺口的逐步拉大,关注后续降准可能,但补缺口式降准的影响不大。债市仍未摆脱震荡走势,高频数据和后续政策是主要关注点,方向偏不利,但空间有限。继续持有“两年以内高等级信用债、二级资本债+存单+短端优质城投+转债”,品种选择还是重点,杠杆维持偏中性水平,久期策略缺少空间,信用下沉仍需规避,转债从仓位调节转为个券挖掘。
●近期资金面偏紧的原因是什么?
先从供给端看,2月对超储率影响较大的因素可能有三个:流通中现金、财政存款和公开市场操作,几大因素虽有不利变化,但看似都不是核心原因,我们认为更直接的原因在于需求端:第一,实体信贷需求出现了一定改善迹象。今年1月在“开门红”诉求和政策动员之下,银行信贷投放非常积极,
企业融资呈现出“供需两旺”特征。信贷需求改善会带来超储消耗,同时也会引发银行对非银收紧授信,造成资金面分层效应。第二,存单发行量增大,加大资金摩擦,也说明银行对中长期流动性需求在上升。
●宏观环境决定了资金利率中性回归
我们在去年底的年度展望中提示,今年的资金利率大概率向政策利率逐步收敛,理由主要有三点:第一,经济开始向潜在增速回归,央行不再需要维持较低的实际利率。第二,“市场利率围绕政策利率波动”的原则长期看还需坚持,这也是捋顺利率传导的关键一环。第三,去年央行通过利润上缴等方式被动投放了大量零成本资金,而实体融资需求持续偏弱,使得流动性出现“衰退式宽松”。今年实体融资需求整体回升,供需再平衡导致资金利率将有所抬升。此外,今年宏观杠杆率、通胀等对货币政策更不“友好”,央行也需要考虑资金宽松的负面影响。
●后续资金面将如何演绎?
短期看,上周公开市场操作放量,已经传递出央行非常明显的呵护态度。年初正是稳增长开门红阶段,利率与流动性不应成为信贷投放的约束,因此资金面不具备收紧基础。中长期看,今年货币政策的总基调还是“精准有力”,资金面预计维持合理充裕。我们认为,当前位置的资金利率已经基本完成重定价,进一步收紧的空间有限。但短期逆回购放量表明流动性投放的主动权重新回到央行手中,2%的逆回购利率已经是7天回购利率的边际成本。未来大概率会维持“市场利率围绕政策利率波动”的局面,对应DR007的中枢在2%附近。
●近期是否有降准可能?
首先,逆回购作为一项短期工具,主要起到的是削峰填谷作用,即针对流动性的短期扰动因素(财政、取现、支付结算等)进行对冲。而银行信贷投放的周期一般较长,至少在一年以上,对应需要更长期限的资金(MLF、降准等)补充负债。因此如果中长期流动性缺口持续存在,逆回购可能很难稳定银行长期预期。我们认为如果后续资金面“紧平衡”状态持续,降准必要性提升,时间点在两会前后更合适,存在延续0.25个百分点的可能性。其目的主要是为银行补充中长期流动性,保证一季度信贷投放。但对资金面而言,补缺口式降准实际影响不大。
风险提示:新毒株导致国内疫情反复、外需回落幅度超预期。